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材,因其栽培方式特殊直到70年代才突破天麻人工稳产种植的方法。近几十年来,昭通各天麻种植县区乃至各乡镇种植技术不统一,天麻种植方法散、乱,尤其是高海拔地区乌天麻仿野生栽培产量低,栽培成本高。传统的种植模式产量低、风险高,浪费土地、菌材等资源,不仅提高了种植成本,还影响昭通天麻品质和品牌形象,严重制约着我市天麻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。
“一塘双栽”天麻栽培法,是昭通市天麻研究院在传统栽培技术基础上做出大胆创新,改变传统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分开栽培的方式。这种栽培方式在同一天麻菌床里,先进行有性繁殖栽培,半年后在此菌床四周再进行无性繁殖栽培,共用一个菌床。经过改良后产出的出商品麻(箭麻)大、麻型好、市场价格高,同时客观上还能提高菌材、两菌、土地的利用率。该项目在2019年入选昭通市鲲鹏计划拔尖人才项目库,为昭通天麻产业培养人才、科技创新提供保障。
研究团队在永善县莲峰镇六井村、彝良县小草坝镇宝藏村林区、盐津县庙坝镇黄草乡等地,按照“一塘双栽”栽培法技术标准进行天麻大田栽培试验示范,测定记录种植菌塘的大小、白头麻的重量,每塘种植白头麻的数量等。经过一年实验,2021年11月,研究团队完成了试验点的天麻测产、采集及样品粗加工等工作,并且进行了天麻检测方法实验,完成了天麻浸出物、蛋白质、氨基酸、含水量、天麻酚性成分的实验工作。
从实验测产数据结果得知,“一塘双栽”栽培法更易提升单个天麻重量,其商品麻重量是麻种的近6倍,而传统栽培法仅为3倍左右,容易产出特级、一级天麻,产量、质量将得到大幅提升。在成分测定实验结果方面,巴利森苷、天麻浸出物、蛋白质、氨基酸等成分,“一塘双栽”栽培法产出天麻均显著高于传统栽培法。
天麻“一塘双栽”栽培法的创新,不仅在产量和质量上比传统栽培法高,同时还可通过选取优质企业、合作社作为载体,创建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,示范带动天麻种植,辐射带动适宜天麻种植区低收入群众规范发展天麻种植,解决长期以来昭通各天麻种植县区乃至各乡镇种植技术不统一,天麻种植方法散、乱、产量低、风险高、浪费土地、菌材等问题。实现节约土地、菌材、劳动力等成本,稳定种植面积的同时增加单产,提升昭通天麻的品质。